精准医学领域,RET融合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甲状腺肿瘤的重要驱动因素已广泛验证。2020年首批RET抑制剂普拉替尼与塞普替尼相继获批,标志着RET阳性肿瘤治疗进入新时代。2025年,首次通过匹配调整间接比较(MAIC)量化两者疗效与毒性差异,同时ARROW试验最新终期结果公布。
本文结合MAIC及ARROW最新数据,从适应症、药理机制、用法用量、疗效对比、安全剖析及临床给药策略等角度深入探讨普拉替尼(Pralsetinib;商品名Gavreto)在RET融合NSCLC及甲状腺癌中的创新价值,用以指导临床实践。
一、RET融合适应症与医学背景
普拉替尼(Pralsetinib)由Blueprint Medicines与Genentech联合开发,于202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S)加速批准,2021年欧洲获批,其主要适应症包括:
1.1成人及≥12岁儿童的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1.2成人及≥12岁儿童放射碘耐受RET融合型甲状腺癌(包括MTC/DTC)
RET融合存在于1–2% NSCLC患者中,属驱动突变。普拉替尼通过高选择性抑制RET酪氨酸激酶,有效阻断信号下游通路,具有跨组织谱活性。
二、药理机制与临床药代动力学(PK/PD)
2.1药理作用:口服小分子RET抑制剂,覆盖RET V804/M918等变异;强抑制RET自磷酸化。
2.2药代动力学:标准剂量下Cmax约2830ng/mL,t½≈22 h,稳态达第3–5天;空腹状态吸收更稳定。
三、用法用量与给药指南
3.1标准剂量:推荐剂量 400mg QD(每日一次),空腹服用(服药前2小时及后1小时禁止进食),持续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剂型为100 mg胶囊,每日服4粒。
3.2遗忘&呕吐处理:服药当日若忘服,可当日补服,次日恢复常规;如服药后呕吐,不补服,次日继续。
3.3剂量调整建议
1)针对≥3级不良反应需遵循以下剂量调控流程:
2)治疗暂停至毒性≤2级;
3)重启时减量至300 mg QD;
4)如再发生毒性,依次降至200 mg或100 mg;
5)对100 mg仍不能耐受者应停药。
同时需监测肝酶、血压及肺部反应(ILD/肺炎),合并强CYP3A抑制剂/诱导剂者应相应调节剂量
四、2025年ARROW重磅数据与MAIC对比
4.1 ARROW I/II期终期疗效
ARROW为多中心开放标签试验,覆盖铂类既往治疗及治疗初治RET融合NSCLC患者:
铂类经治组(n≈87):ORR 57%,6月DoR 80%;
未系统治疗组(n≈27):ORR 70%,6月DoR 58%。
稳定疗效覆盖多种RET融合类型,临床意义重大。
4.2 MAIC:Gavreto对比Retevmo
2025年最新MAIC分析基于真实世界和试验数据,显示二者在以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对比PFS:塞普替尼中位PFS为22.1 月,普拉替尼为13.3 月(HR 0.67;95%CI 0.53-0.85);
ORR:大致相当(65.8% vs 64.5%);疾病控制率(DCR)亦相似(92.1% vs 90.4%);
OS:普拉替尼中位OS为43.9 月,塞普替尼尚未达到;
≥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普拉替尼 62.6%,塞普替尼39.3%;治疗中断率为10% vs 3.6%。
结论指出:两者疗效接近,但塞普替尼在PFS及耐受性上更优秀。
五、安全性与毒性对比分析
5.1 骨髓抑制 vs QT延长
普拉替尼引起显著骨髓抑制:贫血、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更登峰致PROR 4.67(p<0.001);
塞普替尼QT间期延长风险较高,但骨髓抑制相对温和
5.2 肝肾毒性和肺部不良
塞普替尼肝酶异常更频,普拉替尼肺炎风险更高(ROR 5.9,p=0.01)。
5.3 高等级副作用与治疗中断
普拉替尼 ≥3级AE多且严重,停药比率提升,需提前评估患者耐受性,严控血象,就有预防性调整计划。
5.4 管理优化策略
血象、肝肾、肺部监测:第1月每2周,随后每月;
骨髓抑制者可采用生长因子支持;
高血压、便秘等应对通过生活/药物联合干预;
肺炎事件应早于影像排查及抗感染处理,必要时停药。
六、临床用药策略推荐
6.1 个体化选择依据
心血管/QT风险存在者:优选普拉替尼,因QT症状轻微;
血液系统脆弱者:倾向塞普替尼,毒性更温和;
区际差异:美国群体普拉替尼 PFS表现更佳,其他地带需慎用;
已有肺炎病史:慎用普拉替尼,高风险相关肺部毒性。
6.2 经治 vs 初治决策
两药都获首治NSCLC批准,但MAIC显示首治塞普替尼PFS更优;普拉替尼可用于经治/耐药者,在ARROW中含有成功re-challenge案例,可用于备选治疗机制。
6.3 长期依从性与经济价值
普拉替尼为单日一次,提高依从性;
规格100mg*120粒的原研药费用约人民币60000/月,需结合医保与患者经济状况;规格100mg*120粒的仿制药费用约人民币3000/月。
患者支持计划(如RIGEL ONECARE)能缓解负担。
6.4 多学科协作模式
建议肺癌、血液、感染、内分泌专家团队协同参与;
制定个性化监控方案、
确保用药安全与疗效最大化。
七、未来展望与研究路径
头对头Ⅲ期试验:如AcceleRET vs LIBRETTO尚在推进,预计将提供直接对比数据;
二代RET抑制剂开发:Ovatus抑制难治RET变异,或更具突破性;
联合疗法探索:与免疫治疗(如PD-1)、CDK4/6抑制剂方案正开展初步试验;
Real-world数据积累:区域差异及长期耐药机制分析将为临床提供参考。
八、总结
2025年,基于MAIC分析的量化对比首次揭示了普拉替尼与塞普替尼在PFS、毒性域和患者分层中的差异。虽然二者ORR与DCR相当,但塞普替尼在PFS和耐受性上更有优势。普拉替尼凭借用药便利性和特定患者群体(如QT风险者)仍具临床竞争价值。同时,两者的个体化应用策略强调了多学科协作与毒性管理的重要性。未来,随着直接对比试验结果以及二代RET抑制剂数据公开,RET融合治疗格局将逐步精细化,也将为患者带来更优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
1、Matching-adjusted indirect comparison of Selpercatinib vs Pralsetinib in RET‑fusion NSCLC (MAIC, PFS 22.1 vs 13.3)
2、FDA label & EMA PI: Gavreto dosing, empty stomach, dose modifications (400mg QD)
3、ARC drug info & Medscape: monitoring & pharmacokinetics guide
4、OncLive & targetedonc: toxicity differences (QT interval & bone marrow)
5、NCBI PMC & FLASCO:ARROW trial final data & safety management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