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美替尼(Selumetinib)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MEK1/2抑制剂,由全球知名药企阿斯利康(AstraZeneca)研发,是目前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和癌症的一线靶向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中的MEK1和MEK2,从而干预RAS/MAPK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这一通路在多种实体瘤、白血病及神经纤维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司美替尼是美国FDA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有症状的、不可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药物,适应症特别针对2岁及以上患有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的儿童患者。
一、适应症详解
司美替尼目前的主要适应症是用于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患儿中出现的不可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NF1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3000,病因在于NF1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纤维瘤蛋白(neurofibromin)功能缺失,进一步使RAS信号通路持续活化。丛状神经纤维瘤是一种源自周围神经的良性肿瘤,常发生在头颈部、胸部或躯干深部,这类肿瘤由于其大小不规则、浸润性强,通常难以通过手术完整切除。因此,司美替尼的出现为这一类难治性NF1相关肿瘤提供了非手术治疗的新选择。
二、用法用量规范
司美替尼的剂量采用个体化设计,依据患者的体表面积(BSA)精准计算剂量,保证疗效最大化同时减少副作用。推荐剂量为25mg/m²,每日两次口服,间隔约12小时。该药应空腹服用,每次服药前2小时或服药后1小时内不得进食,以确保其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的血药浓度。对于不同体表面积的儿童,给药剂量具体如下:
BSA 0.55-0.69m²:早上20mg,晚上10mg;BSA 0.70-0.89m²:每日两次各20mg;BSA 0.90-1.09m²:每日两次各25mg;BSA 1.10-1.29m²:每日两次各30mg;BSA 1.30-1.49m²:每日两次各35mg;BSA 1.50-1.69m²:每日两次各40mg;BSA 1.70-1.89m²:每日两次各45mg;BSA≥1.90m²:每日两次各50mg。
值得注意的是,体表面积低于0.55m²的患者尚无推荐剂量,治疗需在权威医疗机构评估后由专业医生谨慎制定。
三、副作用与监测重点
司美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疲劳、恶心、口腔炎及视力模糊。长期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或心功能变化,因此建议定期监测肝酶水平、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眼科检查。对于发生严重毒性反应的患者,需考虑适当的剂量减少、中断用药或永久停药的策略。
四、在中国的临床应用与市场情况
目前,司美替尼已在中国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成为针对NF1相关PN的首个靶向药物。该药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大大提升了国内患者的可及性。值得一提的是,仿制药也开始在东南亚地区推出,如老挝卢修斯药厂的仿制版,在成分上与原研药一致,价格更具亲民性,进一步拓展了该药在全球罕见病治疗市场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https://www.koselugo.com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