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利珠单抗(Mirikizumab)尚未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尽管这款靶向IL-23的单克隆抗体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审批程序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并已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日本药品监管机构的批准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但在中国市场仍处于未获批阶段。中国药监局(NMPA)尚未公布与米利珠单抗相关的上市申请受理或审批动态,国内临床试验注册信息也较为有限。
中国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数量持续增长,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患病率在城市地区逐年攀升。尽管目前已有数款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乌司奴单抗等)被引进用于治疗中重度IBD,但由于生物制剂个体反应差异明显,临床迫切需要更多靶点多样、机制新颖的治疗药物。米利珠单抗正是这一趋势中的代表,它独特的IL-23p19靶向机制为中国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在未来几年,米利珠单抗有望在中国展开多中心临床研究并加速注册进程。随着中国药品审评制度的国际接轨和创新药物审评通道的开放,加之政府对炎症性肠病的关注提升,米利珠单抗进入中国市场只是时间问题。一旦获批,不仅将丰富本土治疗手段,还可能推动价格谈判进入医保,缓解患者的用药经济负担。
目前,有些中国患者已经通过跨境医疗或海外购药平台获取米利珠单抗,尽管这一方式尚未纳入常规治疗体系,仍存在合法性、安全性与可及性问题。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密切关注药品的审批与临床进展,切勿自行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以确保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参考资料:https://omvoh.lilly.com/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