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AACR年会期间提供的亚组分析数据,在瑞戈非尼(Regorafenib)之前对呋喹替尼(fruquintinib)进行测序,与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晚期治疗的反向序列相比,显示出优越的临床结果。
在2025年3月1日,数据截止时,在总体人群(n=35)中接受呋喹替尼然后接受瑞戈非尼(FR)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2个月,而接受瑞戈非尼然后接受呋喹替尼(RF;n=18;log-rank P=0.587)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5.8个月。此外,接受联合治疗的FR组患者(n=17)的中位OS为23.6个月,而RF组为12.3个月(n=11;log-rank P=0.167)。FR(n=34)和RF(n=15)组第三线治疗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21.2个月和17.7个月(log-rank P=0.571)。
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特别是在考虑序贯治疗时,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这项研究[旨在比较呋喹替尼序贯瑞戈非尼与瑞戈非尼序贯呋喹替尼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晚期治疗中的[疗效]。
2023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呋喹替尼用于治疗先前接受氟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抗VEGF治疗的成年转移性CRC患者,如果RAS野生型和医学上合适,则使用抗EGFR治疗。
一、深入研究设计和基线特征
该研究包括组织学证实为转移性CRC的成年患者。患者还需要ECOG表现状态为0或1,并且至少接受过2次标准治疗。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FR或RF治疗。
在基线时,FR和RF组的中位年龄分别为56岁(范围32-78)和60.5岁(范围39-71)。两组患者中大多数患有RAS野生型疾病(62.86%比61.11%),并且在肺部(54.29%比61.11%),肝脏(71.43%比72.22%)和/或多个部位(77.14%比72.22%)有转移性疾病。两组患者均患有BRAF野生型疾病,两组大多数患者均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bevacizumab;80.0%比66.67%)。
主要终点是中位OS。次要终点包括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
二、其他疗效发现
另外的数据表明,序贯治疗前的呋喹替尼导致中位PFS为4.4个月,而总体人群中瑞格非尼为3.7个月(P=0.014)。在联合治疗人群中,中位PFS分别为7.3个月和3.7个月(P=0.035)。总体人群序贯治疗前呋喹替尼的总有效率为11.43%,而瑞格非尼为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2.86%和11.11%。来自亚组分析的数据显示,在大多数评估的患者亚组中,FR治疗与RF治疗相比,OS获益中位数。
三、总结
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晚期治疗中,初始呋喹替尼和瑞戈非尼的测序策略可能比反向序列显示出更好的临床结果,特别是在联合治疗人群或第三线治疗中。[我们的]样本量相对有限。[样本量]应该增加,以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
参考资料:https://www.onclive.com/view/sequencing-regorafenib-after-fruquintinib-improves-os-in-mcrc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