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戈非尼(Regorafenib)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广泛用于治疗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和肝细胞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尽管该药在肿瘤控制方面显示出良好疗效,但其对肝功能的潜在损伤风险不容忽视。在临床应用中,肝功能异常已被列为瑞戈非尼常见且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因此建立科学的监测机制至关重要。
瑞戈非尼导致肝功能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对肝细胞线粒体的影响、微血管损伤以及药物代谢中间产物的毒性作用有关。临床上,患者可能出现转氨酶(ALT、AST)升高、胆红素异常,严重者甚至可发展为药物性肝炎或肝功能衰竭。已有研究提示,在治疗初期的前两个月内,尤其是首个疗程,肝毒性风险最高,需格外关注。
针对瑞戈非尼的肝功能监测,推荐在开始治疗前进行基线肝功能检查,包括ALT、AST、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LP)和白蛋白等指标。治疗期间,尤其在前两个月内,应每周或每两周复查一次肝功能;如患者耐受良好,可逐渐延长至每月一次。若检测发现ALT或AST升高至正常上限的3倍以上,或总胆红素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1.5倍,应暂停用药并密切观察。
在用药过程中,若出现黄疸、食欲减退、乏力、右上腹疼痛等症状,也应高度警惕肝损伤的可能性。一旦确诊为瑞戈非尼相关的肝功能障碍,应立即停止用药并给予保肝治疗。待肝功能恢复后是否重新开始治疗,应综合评估风险与获益。如果患者为肝癌患者且基础肝功能已不稳定,建议联合肝病专科进行个体化管理,以确保治疗安全性与疗效的平衡。
参考资料:https://www.stivarga-us.com/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