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伐替尼/乐伐替尼(Lenvatinib)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通过干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等多个信号通路,对多种恶性实体瘤展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该药在临床中既可作为单药治疗,也常与其他免疫或靶向药物联合应用,其用药方案应基于不同适应症、患者体重、肝肾功能状态及伴随疾病来个体化制定。
在单药治疗方面,仑伐替尼被广泛用于治疗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以及不可切除的肝癌(HCC)。对于DTC患者,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24mg口服,直到出现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或疾病进展。而在肝细胞癌的治疗中,剂量则与患者体重密切相关。若患者体重等于或超过60公斤,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12mg;若体重不足60公斤,则建议剂量为每日一次8mg。这样的剂量分层设计旨在尽可能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提升治疗依从性。
在联合治疗方案中,仑伐替尼已被批准用于晚期子宫内膜癌(EC)以及晚期肾细胞癌(RCC)。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其常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联合使用,推荐口服剂量为每日一次20mg,搭配每三周一次200mg的帕博利珠单抗静脉输注,整个疗程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免疫反应和肝肾功能。而对于RCC患者,临床中常采用两种不同组合方案,一种是仑伐替尼每日口服20mg,联合帕博利珠单抗静脉输注;另一种是仑伐替尼18mg联合依维莫司(everolimus)5mg的双口服方案,每日一次,需评估患者的耐受能力后决定是否减量或调整治疗频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仑伐替尼的使用需因人而异,对于存在肝功能或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从较低剂量起步,并依据实际耐受性做出逐步调整。此外,在治疗过程中,仑伐替尼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蛋白尿、乏力、腹泻等,因此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压、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指标,及时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以便对用量进行科学干预
在实际操作中,患者切不可擅自更改剂量或停药,一旦出现明显副作用应及时向专科医生汇报,评估是否需要暂时中断治疗或调整方案。同时,仑伐替尼不宜与某些CYP3A4强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血药浓度剧烈波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因此建议患者在服药期间如需合并其他药物,务必事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总而言之,仑伐替尼的用法用量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重、合并用药及器官功能进行个体化定制。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方案,均需在医学监督下长期规范使用,方能实现最大治疗收益,并降低潜在风险。对于患者而言,保持与医疗团队的紧密沟通、坚持定期复查和严格遵循医嘱,是安全使用仑伐替尼的核心保障。
参考资料:https://www.lenvima.com/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