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用名称 博舒替尼(Bosutinib)
商品名称:BOSULIF
其他称谓:博舒替尼、伯舒替尼、柏舒替尼、波舒替尼、泊舒替尼(音译)
二、适应症:
博舒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适用于以下成年患者:
1)新确诊的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P Ph+CML)。
2)年龄在1岁及以上的患者,表现为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的Ph+CML,且已对既往治疗产生耐药或不耐受。
三、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 每日一次随餐口服,药片需整片吞服,不可破碎。具体如下:
成人:
新诊断的CP Ph+CML患者:起始剂量400毫克/日;
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Ph+CML患者,以及耐药或不耐受既往治疗的患者:起始剂量500毫克/日。
儿童:
根据体表面积计算剂量。
新诊断的CP Ph+CML患者:推荐300mg/m²;
对既往治疗有耐药性或不耐受的CP Ph+CML患者:推荐400mg/m²。
2)剂量调整: 在治疗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或未达治疗效果,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最高可增至600毫克/日。调整情况包括:
肝酶升高:若超过正常上限5倍,暂时停药,待恢复后以400毫克继续。
腹泻:3级或4级腹泻需暂停用药,待症状改善后恢复。
骨髓抑制:血小板低于50,000×10^6/L时暂停用药并调整剂量。
肾功能损害: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初诊慢性期患者可调整至200毫克/日。
四、不良反应
在临床试验中,≥20%新诊断的抵抗或不耐受治疗的成人CP Ph+CML患者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皮疹、恶心、腹痛、呕吐、疲劳、肝功能异常、呼吸道感染、发热和头痛。儿童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皮疹、疲劳、肝功能异常、头痛、发热、食欲下降和便秘。上市后观察到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血栓性微血管病和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
五、供应与储存条件
博舒替尼片有100mg、400mg和500mg三种浓度,需存放在20°C至25°C(68°F至77°F),允许偏差为15°C至30°C(59°F至86°F)。药片应避免压碎或破碎,未使用的药物应依照当地法规妥善处理。
六、禁忌症
对博舒替尼成分过敏者禁止使用,以降低严重过敏反应风险。
七、作用机制
博舒替尼作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BCR-ABL激酶及Src家族激酶(如Src、Lyn、Hck)发挥抗癌效应。其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伊马替尼产生耐药的情况下,有效抑制多种耐药形式的BCR-ABL激酶。
八、特殊人群
女性患者应注意,动物研究显示孕期使用博舒替尼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在治疗期间及最后一剂后至少两周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母乳喂养期间亦不推荐使用博舒替尼,直到最后一次给药后至少两周。
参考资料:https://dailymed.nlm.nih.gov/dailymed/drugInfo.cfm?setid=adc84ad5-a04d-4fee-9ba8-91f7abd928e3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