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米替尼(佩米替尼),由Incyte Corporation开发,是一种针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变异的靶向药物。它主要用于治疗携带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培米替尼通过抑制FGFR信号通路,有效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培米替尼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在治疗胆管癌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在FIGHT-202临床试验中,培米替尼被用于107名先前经过治疗的FGFR2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患者每天接受一次13.5mg的培米替尼治疗,连续14天,然后停药7天,每21天为一个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培米替尼的总缓解率为36%,其中包括2.8%的完全缓解和33%的部分缓解。这意味着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肿瘤体积有所减小或症状有所改善。此外,该试验的疾病控制率高达82%,显示培米替尼能够有效控制大多数患者的病情。
在FIGHT-202试验中,培米替尼还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最常见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TEAE)为高磷血症,其他较频繁的TEAE包括脱发、腹泻、疲劳、口吃困难、恶心、便秘、口腔炎、口干和食欲下降。这些TEAE大多数等级≤2级,且多数患者能够通过调整剂量或对症治疗得到缓解。
除了FIGHT-202试验,培米替尼还在其他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例如,在中国进行的多中心、开放性、单臂试验中,培米替尼的客观缓解率达到了一半,显示出其在中国同类胆管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培米替尼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它作为一种靶向药物,在治疗携带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的胆管癌患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其高缓解率和良好的安全性使其成为这类患者的新治疗选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培米替尼并不适合所有胆管癌患者,其使用应基于患者的基因状态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决策。
当前,培米替尼作为原研药物,其市场价格较为昂贵,每盒标价高达数万元人民币,这对于许多患者而言构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卢修斯制药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了价格更为亲民的仿制版培米替尼,患者请自行选择。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