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帕替尼(Upadacitinib)是一种新型选择性Janus激酶(JAK)1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特应性皮炎等免疫介导性疾病。其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中关键的炎症因子活性,从而达到控制免疫紊乱、减轻炎症反应的目的。虽然该药在临床使用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或既往感染者,其使用存在显著风险,因此被列入用药警示范围。
乙肝病毒与JAK抑制剂之间的主要风险在于潜在的“乙肝病毒再激活”现象。JAK-STAT通路不仅参与免疫反应调控,也在宿主抗病毒机制中发挥核心作用。乌帕替尼的免疫抑制作用虽有助于减轻自身免疫性炎症,但同时也可能削弱机体对潜伏病毒的免疫监控能力,特别是对那些体内仍存在乙肝病毒DNA(即使表面抗原阴性)的个体。一旦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乙肝病毒可能再次活跃复制,引发肝功能异常甚至急性肝炎爆发,对患者生命构成潜在威胁。
根据海外指南,对于HBsAg阳性或抗HBc阳性患者,在启动乌帕替尼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病毒学筛查,包括HBV DNA水平检测。对于有活动性病毒复制者,应先行抗病毒治疗,并在使用乌帕替尼全程中维持抗病毒药物的同步使用。若病毒处于静止状态,也建议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病毒载量与肝功能指标,以防止突发性病毒激活。
此外,考虑到乌帕替尼与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可能联合使用,这类联合方案更易降低机体免疫防御,增加乙肝复燃的风险。
参考资料:https://www.rinvoq.com/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