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组替凡(Belzutifan)作为一种选择性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抑制剂,近年来在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治疗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方面展现出令人期待的疗效。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属于起源于神经嵴组织的罕见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分泌儿茶酚胺的特性,常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及多系统临床表现。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射治疗或化疗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阶段往往效果有限,急需新的系统性治疗方案。贝组替凡的作用机制切中该类肿瘤的分子病理基础,尤其在存在VHL通路失调的背景下,其抑制HIF-2α可显著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增殖和血管生成过程。
在LITESPARK-015研究中,贝组替凡被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PPGL的患者,这是FDA首次认可的一项有关该适应症的关键研究。研究数据显示,该药在既往治疗选择有限的人群中取得了26%的客观缓解率(ORR),意味着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患者肿瘤体积得到了可观的缩小。更为关键的是,治疗产生的缓解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中位缓解期达到20.4个月,这对肿瘤负荷较高或功能活跃性肿瘤患者而言尤为重要。研究还观察到该药可能带来功能性缓解,即部分患者的高血压用药得以显著减少,这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贝组替凡为口服制剂,具备良好的顺应性和较低的干预性,使其在临床实践中更具推广潜力。虽然其客观缓解率仍有提升空间,但对比以往缺乏标准系统性治疗的局面,其意义不可小觑。
参考资料:https://www.fda.gov/drugs/resources-information-approved-drugs/fda-approves-belzutifan-pheochromocytoma-or-paraganglioma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