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莱博雷生(lemborexant)治疗失眠(insomnia)的临床研究中,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和日间损害、睡眠麻痹、催眠性/催眠性幻觉和猝倒样症状、复杂的睡眠行为、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抑郁症恶化/自杀意念等警告与注意事项。停药并在恢复后减少剂量恢复,或根据严重程度永久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和日间损害
莱博雷生可导致显著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即使按处方剂量服用,也可能在次日出现嗜睡、注意力下降等情况,严重时影响驾驶与工作表现。有研究显示,服用10 mg 的受试者部分在次日驾驶能力受损,尤其是在未获得整夜睡眠、剂量超标或与其他CNS抑制剂合用时更为明显。老年人使用后因嗜睡导致的跌倒风险也需引起重视。
此外,莱博雷生不建议与苯二氮卓类、阿片类、三环类抗抑郁药、酒精等CNS抑制药物合用,以避免抑制作用叠加引发更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应避免饮酒,并在使用期间谨慎驾驶或从事需高度警觉的活动。
2、、睡眠麻痹、幻觉及猝倒样症状
部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睡眠麻痹,即在醒来或入睡时短暂无法移动或说话,时间可持续几分钟,同时还可能出现生动、令人不安的催眠性幻觉。这些症状虽通常短暂,但可能引起心理不适。还有个别患者出现类似猝倒的情况,即突发腿部无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在白天或夜间无诱因地发生。
3、复杂睡眠行为
莱博雷生可诱发“复杂睡眠行为”,包括在未完全觉醒的状态下梦游、准备或食用食物、开车、通话甚至发生性行为。患者往往对这些行为毫无记忆,严重者存在安全隐患。即便首次使用或未合并饮酒也可能发生,因此若出现此类行为,必须立即停药,并进行专业评估。
4、呼吸功能受损患者的风险
在短期研究中,莱博雷生已被用于患有轻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及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但使用时仍需谨慎。尤其是呼吸功能受损人群,应评估其用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5、抑郁恶化与自杀意念
研究显示,服用莱博雷生的患者中,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发生率略高于安慰剂组(如10 mg组为0.3%,而安慰剂为0.2%)。因此,抑郁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严密监测情绪变化。临床上也有安眠药引发或加重抑郁、自杀风险的报道,尤其是在原发性抑郁患者中。因此对该类患者应评估其心理状态,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限制处方数量,避免过量使用。
6、共病状态的评估
失眠往往是其他精神或躯体疾病的表现,而非独立疾病。因此,在开始治疗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若在治疗7–10天后症状仍未改善,可能提示存在未被识别的潜在病因,如焦虑、抑郁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此时应暂停药物,重新评估治疗方向。
参考资料:https://dailymed.nlm.nih.gov/dailymed/drugInfo.cfm?setid=7074cb65-77b3-45d2-8e8d-da8dc0f70bfd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