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吡托布鲁替尼(Pirtobrutinib)在美国正式宣布上市,这一消息引发了血液肿瘤治疗领域的广泛关注。作为一款新一代非共价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吡托布鲁替尼凭借其创新机制,被认为对多种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疗效。此次上市标志着该药物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为全球更多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吡托布鲁替尼的机制在于选择性、可逆性地靶向BTK蛋白,有效绕过传统共价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产生的耐药突变,尤其适用于携带C481突变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显示,该药物在套细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等血液肿瘤中均展现出较高的缓解率和持续时间,尤其对既往接受过多种治疗但疗效不佳的患者更为有效。
尽管吡托布鲁替尼在海外已进入临床应用,但目前尚未在中国大陆正式获批上市。国内患者暂时无法通过正规医院或药房直接购买到此药,需借助跨境医疗、海外代购等渠道获取用药。而在价格方面差异较大:美国市场原研版(50mg*30片)售价高达约100000元人民币,这对多数患者而言负担沉重;相比之下,老挝药厂推出的仿制版本则大幅降低了用药门槛,每盒仅需2000多元人民币,成为经济型替代选择。
总体而言,吡托布鲁替尼的上市无疑为血液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突破。未来若能尽快进入中国市场并纳入医保体系,将大大提升患者的可及性与依从性。目前国内患者若有用药需求,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了解海外版本药品信息,确保安全合理用药,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审批进度及临床试验动向。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