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是一种由百济神州(BeiGene)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药物,是国内首批获批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一。自2019年首次获批以来,替雷利珠单抗已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开展了广泛的临床研究与应用,适应症覆盖非小细胞肺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等多个领域。本文将从疗效优势与副作用两个方面,全面分析替雷利珠单抗在免疫治疗中的表现。
一、替雷利珠单抗的疗效优势
1.精准设计:避免FcγR结合,降低免疫相关毒性风险
替雷利珠单抗在结构上做了优化,其Fc段通过工程改造,消除了与Fcγ受体(FcγR)的结合能力。这一设计减少了抗体依赖的吞噬作用(ADCP),从而降低了药物可能引发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T细胞的现象,在保留抗肿瘤效力的同时,降低了某些毒性反应。
2.疗效显著,多项研究结果积极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替雷利珠单抗已在多项III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异疗效。例如,在RATIONALE 307研究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相较于化疗单独用药,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在食管癌研究中(RATIONALE 302),替雷利珠单抗在二线治疗中显著延长了总生存期,优于多西他赛等对照治疗方案。
3.适应症覆盖广泛,联合疗法前景广阔
除了肺癌和食管癌外,替雷利珠单抗也在肝细胞癌、鼻咽癌、膀胱癌、肾癌等多种实体瘤中取得积极进展,适应症数量不断拓展。此外,其与化疗、靶向治疗、放疗等手段的联合应用策略不断优化,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突破免疫耐药瓶颈。
4.国内可及性强,性价比高
替雷利珠单抗作为国产创新药,已被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其价格相较进口PD-1抗体如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更为亲民,使更多患者能够长期、持续地接受免疫治疗,进一步推动了免疫治疗在中国肿瘤患者中的广泛应用。
二、替雷利珠单抗的副作用与应对措施
尽管替雷利珠单抗疗效可观,但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副作用主要来源于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这也是所有PD-1类药物面临的共同问题。
1.常见副作用
替雷利珠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乏力、皮疹、发热、食欲下降等,一般为1~2级轻中度反应,可通过对症支持治疗缓解,不会影响治疗的持续性。皮疹和瘙痒等皮肤反应较多见,但大多可以通过外用类固醇或抗组胺药缓解。
2.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
替雷利珠单抗可能引发肺炎、肝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结肠炎等irAEs,主要是T细胞活性增强后攻击自身组织所致。例如,免疫相关肺炎可能表现为咳嗽、气促,严重时需暂停用药并使用系统性激素治疗。免疫性肝炎表现为ALT/AST升高,也需监测肝功能并及时处理。
3.管理与监测建议
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系统评估,包括基础器官功能、既往自身免疫疾病史等;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和肺部影像,以便早期识别副作用。一旦出现3级及以上毒性反应,应根据指南立即暂停治疗并启动激素干预。
4.与其他PD-1药物对比的安全性
临床数据显示,替雷利珠单抗的免疫相关副作用发生率与其他PD-1单抗相当,但其结构优化可能使其某些毒性如免疫细胞攻击更低,因此在特定患者中耐受性更好。此外,其较低的价格降低了因副作用导致中断治疗的经济负担,为患者持续用药提供保障。
三、结语
总体而言,替雷利珠单抗作为中国本土开发的创新免疫治疗药物,在疗效、安全性、适应症拓展及经济性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它不仅填补了国内抗PD-1领域的空白,也为我国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多可及性强、疗效确切的新选择。尽管免疫相关副作用依然是临床需高度关注的问题,但只要科学评估与管理,大部分患者都能安全长期获益。随着更多联合治疗方案的推出,替雷利珠单抗有望在未来肿瘤治疗领域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