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泊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MET基因异常的药物,常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使用特泊替尼期间,肝功能异常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肝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监测和及时干预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升治疗效果。
在开始特泊替尼治疗前,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基线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等项目。这些指标能帮助评估患者初始的肝脏状况,为后续监测提供对比依据。如果发现基线肝功能已有异常,需谨慎评估是否适合启动特泊替尼治疗。
治疗期间,建议每2到4周进行一次肝功能复查,尤其是在治疗最初的两到三个月内更应密切观察。一旦检测到ALT或AST显著升高(如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或总胆红素升高,医生可能会根据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调整剂量、暂时停药或永久停药。在某些情况下,需配合使用保肝药物辅助治疗。
此外,患者在用药期间也应注意自身是否出现乏力、黄疸、食欲下降、尿色加深等肝损伤相关症状,并及时报告医生。家庭医生或主治医生还应提醒患者避免饮酒及使用其他可能加重肝负担的药物,以降低肝毒性风险。通过科学监测和规范管理,可显著降低特泊替尼治疗期间的肝功能损伤风险。
参考资料:https://www.tepotinib.com/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