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对慢性炎症性肠病(IBD)机制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靶向性治疗手段被开发出来,用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米利珠单抗(Mirikizumab)正是在此背景下获得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治疗药物。在欧美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中,米利珠单抗已被认为是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的一项重要突破。
肠溃疡并非一个严格定义的独立病种,通常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的一种表现。因此,讨论米利珠单抗的效果,也是在探讨其对这类病理状态的疗效。
米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主要靶向白细胞介素-23(IL-23)p19亚基,阻断其与IL-23受体的结合。IL-23是促炎细胞因子,在慢性肠道炎症的发病机制中起到核心作用,尤其是在T-helper 17(Th17)细胞的分化与维持过程中。通过干预IL-23信号通路,米利珠单抗能够有效降低肠道黏膜的免疫活性,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从而达到抑制肠道溃疡形成、促进黏膜修复的作用。
与传统的治疗手段如糖皮质激素、5-氨基水杨酸制剂及免疫抑制剂相比,米利珠单抗在治疗机制上更加精准,副作用相对更小,尤其适用于对现有治疗反应不佳或存在副作用困扰的患者。根据欧美药监机构的临床审查意见,米利珠单抗显示出在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方面的双重优势,部分患者在使用初期即可观察到显著的症状改善,如腹泻减少、便血缓解以及腹痛减轻等表现。此外,米利珠单抗在促进黏膜愈合方面亦有较优表现,黏膜愈合被认为是慢性肠炎治疗中的关键预后指标。
参考资料:https://omvoh.lilly.com/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