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REGENXBIO生物技术公司宣布,其针对罕见遗传病粘多糖贮积症II型(MPS II,又称亨特综合征)的基因疗法Clemidsogene lanparvovec(RGX-121)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受理生物制剂许可证申请(BLA)。FDA不仅接收了申请,还赋予了该项目优先审评资格,预计将在今年11月9日前完成审核工作,这标志着该治疗方案有望加速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粘多糖贮积症II型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由于溶酶体酶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I2S)缺乏,导致糖胺聚糖(GAGs)尤其是硫酸乙酰肝素(HS)在体内异常积累。这种积聚会损害多个器官和系统功能,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认知和身体障碍。目前MPS II的主要治疗方式是酶替代疗法,即通过静脉注射补充缺失的I2S酶,然而对于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酶替代疗法的疗效有限。此外,部分患者因关节发育异常还需接受外科手术。
RGX-121作为一款先进的基因疗法,采用AAV9病毒载体将编码人类I2S酶的基因递送到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这种方式,患者的脑细胞能够持续产生缺失的酶,突破了血脑屏障这一治疗难点,潜在实现疾病根本治疗。该基因疗法不仅获得了FDA的孤儿药资格、罕见儿科疾病认定,还具备快速通道和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的多项优势。RGX-121有望成为全球首个一次性基因疗法,针对MPS II病因进行根本性治疗。
在2024年世界研讨会上,REGENXBIO公布了其多期临床试验(CAMPSIITE,编号NCT03566043)的关键数据。试验结果显示,接受RGX-121治疗的MPS II患者,在给药16周后,脑脊液中的疾病关键生物标志物D2S6水平显著下降,平均降低幅度达86%,接近正常范围。D2S6的减少代表大脑疾病活动得到有效控制。此外,长期随访数据显示,80%的患者在治疗后无需继续接受传统酶替代静脉输注,显示出显著的临床获益和良好的耐受性。至2024年1月3日,接受该治疗的25名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得到保障。
总体来看,RGX-121的研发和临床进展为粘多糖贮积症II型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其一次性基因疗法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酶替代疗法的局限,还可能彻底改变疾病的治疗格局。未来随着FDA的审批进展,该药物有望尽快惠及更多患者,推动罕见病治疗进入新的时代。
参考资料:REGENXBIO Announces FDA Acceptance and Priority Review of the BLA for RGX-121 for MPS II. Retrieved May 13, 2025.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