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舒替尼/伯舒替尼(Bosu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靶向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在临床应用中,博舒替尼虽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也伴随一定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在不同人群中可能有所差异。
根据临床研究的数据,对于既往治疗有抵抗或不耐受的新诊断慢性型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CP Ph+CML)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皮疹、恶心、腹痛、呕吐和疲劳等。这些症状通常发生在治疗初期,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然而,腹泻常常是患者最为困扰的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以及电解质失衡,因此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此外,肝功能障碍也是博舒替尼治疗中值得关注的副作用。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期间,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测,以确保肝脏未受到过度损害。呼吸道感染、发热和头痛则属于较常见的合并症,可能与患者免疫系统的变化或药物的直接影响有关。
在儿童患者中,博舒替尼的不良反应表现形式与成人相似,其中特别突出的是腹泻和腹痛。这些症状可能对儿童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临床医生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轻这些反应。
除了常见的不良反应外,博舒替尼上市后还报告了其他严重的不良事件,例如血栓性微血管病和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等。这些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要求医生在使用博舒替尼时仔细评估患者的风险,并在出现相关症状时迅速做出反应。
参考资料:https://dailymed.nlm.nih.gov/dailymed/drugInfo.cfm?setid=adc84ad5-a04d-4fee-9ba8-91f7abd928e3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