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氟鸟氨酸片(eflornithine)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研究中,出现了骨髓抑制、肝毒性、听力损伤、胚胎-胎儿毒性等警告与注意事项。停药并在恢复后减少剂量恢复,或根据严重程度永久停用。
1、骨髓抑制:在汇总的安全性人群中,4.2%的患者出现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0.6%的患者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患者出现骨髓衰竭。1.4%的患者出现3或4级血小板减少。3.3%的患者出现3级贫血。在使用依氟鸟氨酸片之前和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细胞计数,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
2、肝毒性:在汇总的安全性人群中,11%的患者出现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3级或4级事件。6%的患者出现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的3级或4级事件。0.3%的患者出现胆红素升高的3级或4级事件。2.5%的患者出现ALT/AST升高导致剂量中断或减少。0.6%的患者因ALT/AST升高而停用依氟鸟氨酸片。
在开始依氟鸟氨酸片治疗前六个月,每月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ALT、AST和总胆红素),然后每3个月或根据临床指征进行一次,对出现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的患者进行更频繁的检查。
3、听力损失:在汇总的安全性人群中,81%的患者基线听力图异常。13%接受依氟鸟氨酸片治疗的患者出现新的或恶化的听力损失;12%的患者听力损失从基线恶化到3或4级。1例患者出现耳鸣。4%的患者出现听力损失,导致剂量中断或减少。7%的患者出现新的或恶化的听力损失,需要重新使用助听器。1.4%的患者因听力损失而停用依氟鸟氨酸片。
在所有在依氟鸟氨酸片治疗期间出现新的或恶化的听力损失的患者中,9%的患者听力损失恢复到基线水平。在18名经历新的或恶化的听力损失并进行剂量调整的患者中,67%的患者改善或恢复到基线水平。在开始治疗前,每隔6个月,或根据临床指示,进行听力图检查,以监测潜在的听力损失。
4、胚胎-胎儿毒性:基于动物研究的发现及其作用机制,当给孕妇施用时,依氟鸟氨酸片可导致胎儿损伤。在动物生殖研究中,在器官形成期对怀孕大鼠和兔子口服依氟鸟氨酸导致胚胎死亡,剂量相当于推荐的人类剂量。
告知孕妇和女性生殖潜力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建议有生殖能力的女性在依氟鸟氨酸片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建议有生殖能力的女性伴侣的男性在接受依氟鸟氨酸片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mtm/eflornithine.html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