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博赛替尼/莫博替尼(Mobocertinib)在治疗EGFR exon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但与其他靶向治疗药物类似,耐药问题依旧是临床中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莫博赛替尼的耐药现象通常在接受治疗数月甚至一年后逐渐显现,表现形式复杂且个体差异较大。最常见的耐药表现是肿瘤体积的再次增大、原发灶复发或新发转移病灶的出现,这通常可通过影像学评估发现。患者也可能重新出现临床症状,如咳嗽、气短、胸痛、体重迅速下降等,这些信号提示可能已经对现行治疗失去敏感性。
从分子层面来看,莫博赛替尼的耐药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有研究指出存在继发突变的可能性,例如EGFR基因位点的再次突变、或者激活旁路信号通路如MET扩增、HER2变异、BRAF突变等。这些分子变化可促使癌细胞逃逸莫博赛替尼抑制的信号链,从而导致耐药性。部分患者的耐药还可能涉及EMT(上皮-间质转化)、肿瘤微环境改变或细胞表型转化,形成小细胞肺癌样特征等,这些复杂机制使得治疗难度增加。
识别莫博赛替尼的耐药必须依赖动态的分子检测手段,如ctDNA液体活检或组织穿刺活检,帮助确定具体耐药机制,并为后续治疗指明方向。一旦确认耐药,临床上可选择更换至其他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免疫治疗或进入临床试验路径。此外,一些正在研发的新一代EGFR exon20靶向药也在不断推进中,有望突破目前的治疗瓶颈。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bocertinib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