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赛维/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是一种核苷类似物类抗病毒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巨细胞病毒(CMV)DNA聚合酶,干扰病毒DNA的合成与复制,从而有效控制病毒扩散。它是更昔洛韦(Ganciclovir)的前体药物,在体内经肝脏和肠道酯酶转化为活性成分更昔洛韦,具有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因此更适合长期口服治疗和预防使用。
缬更昔洛韦的主要适应症之一是用于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CMV视网膜炎。CMV视网膜炎是一种可导致视力快速丧失的严重并发症,在HIV感染者中较为常见。万赛维通过降低病毒载量,有助于缓解视网膜炎症和减缓疾病进展,从而延长患者的视功能维持时间。通常在初期使用诱导剂量治疗21天,再进入维持治疗阶段,以防止复发。
另一个重要适应症是用于器官移植受者,尤其是肾脏、心脏或肾胰腺移植后的高危患者,用于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这极易造成CMV病毒的激活,从而引发病毒性肺炎、胃肠炎、肝炎甚至急性器官排斥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缬更昔洛韦作为预防性抗病毒方案的核心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术后最初的100天到200天,极大降低了CMV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移植器官功能失调的风险。
对于儿科人群,缬更昔洛韦也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尤其在1个月到16岁之间的儿童器官移植患者中,对预防CMV感染同样有效。药物剂量会根据体重和肾功能进行个体化调整,确保既达到抗病毒效果,又避免药物相关毒性。
值得注意的是,缬更昔洛韦并非治愈CMV感染的手段,而是用于控制病毒活性和减少临床发作。其抗病毒作用虽强,但也可能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性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肾功能,尤其在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或骨髓抑制药物时更应谨慎。此外,长期用药可能诱导病毒耐药,需评估是否存在UL97或UL54基因突变,这可能影响后续治疗策略。
总的来说,万赛维是目前临床上用于CMV治疗与预防的金标准之一,无论是在HIV感染者的视网膜保护,还是在移植受者的病毒防控中,都显示出强大而可靠的临床价值。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合理调整剂量,并严密监测治疗反应,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01610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